巴菲特曾青睐的巴菲股市估值标准如今已升至历史高位,引发了人们对投资者可能再次试探市场极限的警告担忧。
这一被称为“巴菲特指标”的美股面临衡量标准是美国公开交易股票总价值(Wilshire 5000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的比率。巴菲特在2001年曾在《财富》杂志中称这一指标为“衡量任何特定时刻估值水平的风险最佳单一指标”。其他著名投资者,巴菲如保罗·都铎·琼斯,警告也曾提及此指标。美股面临
巴菲特在2001年的风险演讲中提到:“如果这个比率降到70%或80%,那么买入股票可能非常有效;但如果接近200%,巴菲就如1999年和2000年那样,警告你是美股面临在玩火。”
如今该指标已高达217%,风险远超互联网泡沫和2021年疫情后反弹时的巴菲190%高峰。这表明,警告当前股市的美股面临扩张速度远超美国经济的增长。
市场的反弹主要由大型科技公司驱动,这些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数十亿美元,并因此获得了显著的市盈率回报。
其他估值指标也显示出类似信号。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标普500指数的市销率最近达到了3.33,创历史新高,远超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2.27和疫情后高峰的3.21。
不过,有人认为“巴菲特指标”可能已不再具往日的参考价值。过去二十年,美国经济经历了重大变化,已不再是以“资产密集型”为主,而是更依赖于技术和知识产权。因此,当前的高估值可能反映了一个以数据和创新为核心的经济体的实际情况。
巴菲特近年来对该指标保持沉默。而在过去两年,为了交接首席执行官职务,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建立了“现金堡垒”。财报显示,其现金储备已达3441亿美元,并且该公司连续11个季度成为股票净卖出方。
即便这一指标可能已过时,考虑到巴菲特的投资布局,目前指标处于如此极端水平无疑值得关注。